第14章 点卯
漂浮文学小说推荐阅读:折腰、首辅养成手册、权变之路、月下重遥(师徒)、田园时光暖(极品小姑被休后,带全村炫肉)、表妹万福、欢喜债、被嫡姐换亲之后、罢免我?我直接不干了,不要后悔、谪仙、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坤宁
县衙办公时间是卯时。
所以,很早,下人们就开始烧火造饭,为方一凡上衙做准备。
小玉听到主人房中有响动了,便进来服侍方一凡梳洗。
方一凡稍稍运动一会儿,又用过早饭,便已到了卯中。
这才着了官袍,施施然走进二堂。
县丞,主簿,典史,以及一众属官,吏员,典吏,文书,皆已在二堂等候。
此前,县中早已接到吏部快传文书,限定了到县日期。
按旧例,新官到县之前,会有传报。
全县官员要提前准备,三班衙役,全副仪仗,都要出城相迎。
这一次,也是事起突然,不及准备。
如今知县履新,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查验文书,递交官印。
于是,县丞便做了代表,与方一凡手中的文书一对照,
又核了身份凭信,这才把代表县太爷权利的大印,递到方一凡手中。
方一凡接了印,拿在手里看了一眼,
只见上头刻着‘吴县正印’四个字,便收在案上。
见方一凡接了印信,所有人便一齐行礼道:“拜见县尊大人!”
方一凡也自站起身来,受了一礼。
到此,方一凡这个官,才算是落在了实地。
这之后,才是衙内一众官员上前见礼。
首先上前的是范县丞,范思忠。
方一凡检索了一下记忆,才知。
县丞,是一县之中的二把手。
算是知县的副手。
知县是正七品,县丞是正八品。
方一凡便问道:“昨日,驿站之事,范县丞可知晓?”
范县丞正要落座,闻言惶恐站起道:“昨日,恰在乡间,不及赶回,事后才知。”
方一凡点点头,没再多问。
又有洪主簿上前见礼。
县衙中,有四个职位,是要从吏部过档,皇帝签批后,才可为官的。
主簿就是其中之一。
主簿虽是正九品,可是能力强的主簿,可以与县丞平起平坐,甚至可以压县丞一头。
按现代的话来说,知县,县丞,主簿可以说是一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和秘书长吧。
方一凡简单地做了一个横向的对比,心中便略微有了一些数。
其实他倒巴不得,这些人能力更强一些。
只要能做到自己要求的事情,这些人怎么揽权,他都不怕。
但如果有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招呼不听,指挥不动!
那就别怪自己下手太狠。
主簿叙过话后,便是陈典史上前见礼。
方一凡见到‘熟人’,不由言语间更多了一些热情。
谈笑间方一凡说道:“
昨日,陈典史果断抽刀,弹压一众豪奴。
那一幕,当真让人热血沸腾。
本官初到宝地,正要多多借重。”
典史是一县之中,第四位由皇帝任命的官员。
只不过,典史内定的职分,就只是掌管缉捕,监狱。
而且还是不入流的官员,在官阶上并无品级。
严格意义上来说,典史算是知县的属官,相当于公安局长了。
按升迁的路径来看,县丞是要朝知县努力;主簿要朝县丞努力,典史努力的方向,就是升为主簿。
在县这个级别上,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升,没有捷径。
但是到了正印的知县这个层次,升迁就不是按部就班的来了。
从知县任上,一步登天,登朝入阁的情况,也不少见。
方一凡主政一方,第一要务,是百姓安居,境内平稳。
所以,方一凡觉得,这个陈典史,自己要好好亲近亲近的。
陈典史也很光棍,道:“唯县尊大人马首是瞻。”
方一凡面露微笑,心里却是另一番思想。
说的好听可不行,要看接下来如何做!
本太爷看过的历史剧,宫斗剧可不少,
你陈典史,还有眼前你们这些人,如果想要和本太爷玩阴的,可得小心。
这个心思,也就是一转念的功夫。
接下来,便是各部属员,吏员,教谕,典吏,文书,训导等,一伙一伙的上前见面。
林林总总,近百号人,这还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吏员。
其实各部之下,还有一些跟着办事,都在编制的普通人员。
就拿陈典史属下来说。
陈平之下,还有典史官廨所属的吏员,典吏,文书,皂隶;
另有驿丞,各处的隘所,部份衙役,也在陈平的调派之内。
衙役中又分了三班,各有班头,分别是领着皂班,快班,壮班,皆有一票人马。
今天能到场的,都是在衙门里,还算重要的人物。
幸好,集前身之力,方一凡的脑子还算好使。
拼了老命,至少把一些重要人物给记了一个大概。
此时卯时早过,范县丞还是拿出花名册,给方一凡点卯。
方一凡便应个景,一一点过。
够得着点卯的人,今日已全数在场,并无有一人炸刺,借故推诿。
众人闲话已毕,大家便请方一凡训示。
方一凡看着眼前这黑压压的一大帮人,眼巴巴地等着自己训话,心中不免有些怪异。
虽然昨天,他已经在一众百姓面前,发表了一番就职宣言。
可那是当着百姓说的。
百姓在方一凡眼里,就是再生的父母。
他现在还指望着父母们给他带来更多的灵力呢。
所以,在父母面前,他得当儿子,甚至当孙子,都可以。
得罪了谁都可以,不能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
可眼前这些人嘛?
虽然你们也是百姓中的一员,
可是,你们毕竟是个官。
而且,还是我方一凡属下的官。
如果,把你们也供起来了,那谁来做事?
我方一凡,可以不要官声,但一定得要民望。
所以,不好意思,你们这些人,就不能享受百姓的待遇了。
想到这里,方一凡站起身来,语气凝重地道:“
吴县,乃是大县。
百姓已超十万之数。
赖天地之力,县域之内,物产丰美,水陆交通,极是便利。
然物美,必有争抢;利便,必有贼盗。
今奉天恩,主政吴县。
必要卫靖地方,扫荡一隅;
全百姓之安宁,护通商之便捷。
此为本县主政之方针。
然则,此虽为两事,实则为一。
何也?
须知,恶习从于心生,大奸起于微末。
安稳始于人心。
若要百姓安宁,若要通商便利,全在于人心安稳。
故,防微杜渐,教化百姓,才是根本。
正如本县昨日所言:免费县学,赡养孤寡,是吴县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有道是:人不学,不知义。
全民皆学,民风必然为之一清。
风清则霁月,心安即民安。
本县在此,托望诸公,携手并进,鼎力同行,
既全乡野之名,又不负朝廷寄望。
此心,愿与诸公共勉。”
众人皆起立,拱手报道:“愿与县尊同心戮力,以效朝廷!”
http://www.piaofeige.com/piaof/94268/44937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piaofeige.com。漂浮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ofeige.com
所以,很早,下人们就开始烧火造饭,为方一凡上衙做准备。
小玉听到主人房中有响动了,便进来服侍方一凡梳洗。
方一凡稍稍运动一会儿,又用过早饭,便已到了卯中。
这才着了官袍,施施然走进二堂。
县丞,主簿,典史,以及一众属官,吏员,典吏,文书,皆已在二堂等候。
此前,县中早已接到吏部快传文书,限定了到县日期。
按旧例,新官到县之前,会有传报。
全县官员要提前准备,三班衙役,全副仪仗,都要出城相迎。
这一次,也是事起突然,不及准备。
如今知县履新,第一步要做的,便是查验文书,递交官印。
于是,县丞便做了代表,与方一凡手中的文书一对照,
又核了身份凭信,这才把代表县太爷权利的大印,递到方一凡手中。
方一凡接了印,拿在手里看了一眼,
只见上头刻着‘吴县正印’四个字,便收在案上。
见方一凡接了印信,所有人便一齐行礼道:“拜见县尊大人!”
方一凡也自站起身来,受了一礼。
到此,方一凡这个官,才算是落在了实地。
这之后,才是衙内一众官员上前见礼。
首先上前的是范县丞,范思忠。
方一凡检索了一下记忆,才知。
县丞,是一县之中的二把手。
算是知县的副手。
知县是正七品,县丞是正八品。
方一凡便问道:“昨日,驿站之事,范县丞可知晓?”
范县丞正要落座,闻言惶恐站起道:“昨日,恰在乡间,不及赶回,事后才知。”
方一凡点点头,没再多问。
又有洪主簿上前见礼。
县衙中,有四个职位,是要从吏部过档,皇帝签批后,才可为官的。
主簿就是其中之一。
主簿虽是正九品,可是能力强的主簿,可以与县丞平起平坐,甚至可以压县丞一头。
按现代的话来说,知县,县丞,主簿可以说是一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和秘书长吧。
方一凡简单地做了一个横向的对比,心中便略微有了一些数。
其实他倒巴不得,这些人能力更强一些。
只要能做到自己要求的事情,这些人怎么揽权,他都不怕。
但如果有人,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招呼不听,指挥不动!
那就别怪自己下手太狠。
主簿叙过话后,便是陈典史上前见礼。
方一凡见到‘熟人’,不由言语间更多了一些热情。
谈笑间方一凡说道:“
昨日,陈典史果断抽刀,弹压一众豪奴。
那一幕,当真让人热血沸腾。
本官初到宝地,正要多多借重。”
典史是一县之中,第四位由皇帝任命的官员。
只不过,典史内定的职分,就只是掌管缉捕,监狱。
而且还是不入流的官员,在官阶上并无品级。
严格意义上来说,典史算是知县的属官,相当于公安局长了。
按升迁的路径来看,县丞是要朝知县努力;主簿要朝县丞努力,典史努力的方向,就是升为主簿。
在县这个级别上,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升,没有捷径。
但是到了正印的知县这个层次,升迁就不是按部就班的来了。
从知县任上,一步登天,登朝入阁的情况,也不少见。
方一凡主政一方,第一要务,是百姓安居,境内平稳。
所以,方一凡觉得,这个陈典史,自己要好好亲近亲近的。
陈典史也很光棍,道:“唯县尊大人马首是瞻。”
方一凡面露微笑,心里却是另一番思想。
说的好听可不行,要看接下来如何做!
本太爷看过的历史剧,宫斗剧可不少,
你陈典史,还有眼前你们这些人,如果想要和本太爷玩阴的,可得小心。
这个心思,也就是一转念的功夫。
接下来,便是各部属员,吏员,教谕,典吏,文书,训导等,一伙一伙的上前见面。
林林总总,近百号人,这还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吏员。
其实各部之下,还有一些跟着办事,都在编制的普通人员。
就拿陈典史属下来说。
陈平之下,还有典史官廨所属的吏员,典吏,文书,皂隶;
另有驿丞,各处的隘所,部份衙役,也在陈平的调派之内。
衙役中又分了三班,各有班头,分别是领着皂班,快班,壮班,皆有一票人马。
今天能到场的,都是在衙门里,还算重要的人物。
幸好,集前身之力,方一凡的脑子还算好使。
拼了老命,至少把一些重要人物给记了一个大概。
此时卯时早过,范县丞还是拿出花名册,给方一凡点卯。
方一凡便应个景,一一点过。
够得着点卯的人,今日已全数在场,并无有一人炸刺,借故推诿。
众人闲话已毕,大家便请方一凡训示。
方一凡看着眼前这黑压压的一大帮人,眼巴巴地等着自己训话,心中不免有些怪异。
虽然昨天,他已经在一众百姓面前,发表了一番就职宣言。
可那是当着百姓说的。
百姓在方一凡眼里,就是再生的父母。
他现在还指望着父母们给他带来更多的灵力呢。
所以,在父母面前,他得当儿子,甚至当孙子,都可以。
得罪了谁都可以,不能得罪自己的‘衣食’父母!
可眼前这些人嘛?
虽然你们也是百姓中的一员,
可是,你们毕竟是个官。
而且,还是我方一凡属下的官。
如果,把你们也供起来了,那谁来做事?
我方一凡,可以不要官声,但一定得要民望。
所以,不好意思,你们这些人,就不能享受百姓的待遇了。
想到这里,方一凡站起身来,语气凝重地道:“
吴县,乃是大县。
百姓已超十万之数。
赖天地之力,县域之内,物产丰美,水陆交通,极是便利。
然物美,必有争抢;利便,必有贼盗。
今奉天恩,主政吴县。
必要卫靖地方,扫荡一隅;
全百姓之安宁,护通商之便捷。
此为本县主政之方针。
然则,此虽为两事,实则为一。
何也?
须知,恶习从于心生,大奸起于微末。
安稳始于人心。
若要百姓安宁,若要通商便利,全在于人心安稳。
故,防微杜渐,教化百姓,才是根本。
正如本县昨日所言:免费县学,赡养孤寡,是吴县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有道是:人不学,不知义。
全民皆学,民风必然为之一清。
风清则霁月,心安即民安。
本县在此,托望诸公,携手并进,鼎力同行,
既全乡野之名,又不负朝廷寄望。
此心,愿与诸公共勉。”
众人皆起立,拱手报道:“愿与县尊同心戮力,以效朝廷!”
http://www.piaofeige.com/piaof/94268/44937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piaofeige.com。漂浮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ofe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