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文学 > 权变之路 > 第27章 藏兵于农

第27章 藏兵于农

    方一凡说:“就八个字:藏兵于农,联防严守!”

    钱曾城道:“愿闻其详!”

    方一凡道:“

    匪人时聚时散,外人绝难知晓;

    行踪不定,此为防贼最难之处。

    须知,今日剿得一匪;

    明日又有一匪,一味剿,绝对护境。

    因此,乡村之间,要冲之地,必须要有自保之力。

    一村中,多有青壮,要训练,要提供武器。

    这就是藏兵于农的要旨。”

    钱曾城道:“

    村中青壮,少则十余人,多则几十人。

    人多势众的大庄,盗贼不敢去,

    小村小落,数十匪人呼嘨而至,

    贼匪多,民壮少,如之奈何。”

    方一凡道:“

    联防严守。

    首先要能守得。

    村中要坚固房舍,有贼来袭,可以退守;

    又设小楼,楼中设一鼓,派专人看守,一旦发现盗贼踪迹,便要击鼓。

    击鼓的作用是:其一,呼唤村民集中退守;

    其二,以为传讯,招百里之内民壮前来互助。”

    钱曾城道:“鼓声不过十里,如何引得百里之内村民互助?”

    方一凡道:“简单。

    每村皆置一鼓。

    鼓声不可乱击。

    第一个发现盗贼的村子,要一下一下的击鼓,不要停歇;

    能听到一声鼓响的村落,要连击两下为一节,也不停歇。

    如此,以一声鼓为中心,鼓声可瞬间传递百里。

    此与狼烟之计一般无二。

    既然百里内可以传讯,进而可以约定。

    三鼓之内,可立即前往围击;

    四鼓五鼓之内,可于各路口要道,险要之地埋伏。

    如此,盗匪不动则罢,一动则必被百姓合围。

    县中本有隘长,于各险要之地守护,只是多年没有经营有些荒废;

    如今也可经营起来,以为村民之助力。

    如此,村村有鼓,户户上阵,纵使盗匪多至百人,又岂可与数千乡众对敌?”

    钱曾城一一听了,心中已然信服。

    方一凡所说,他细细推敲了一番,便知推行不难。

    一来,乡民本要自保,如今只是苦于独木难支,如果县里统一安排,正是乡民所愿;

    二来,此策所需不多,投入不大,只是一些兵器,擂鼓的花销,推行极易。

    方一凡又道:“

    如此,小股匪众绝难讨到便宜。

    可本县的本事,岂止于此?

    待乡壮联击之势已成,本县还要整编村勇,藏兵于民。

    平时不动倒还罢了,只要一声令下,不用两日,吴县之中,便可以聚起四五千兵。

    此兵,以村为伙,以庄为队,以本县为号令,

    兵可知将,将可知兵,其战力,比一般的松散民壮,只强不弱。

    兵即民,民即兵,兵民鱼水相融,不说攻城掠地,只说保护本境,还不是轻而易举?

    而本县要做的仅仅就是统编统制,配以刀兵。

    饷银粮草军马,一切皆为自筹。

    根本不需耗费,

    故,必可持久。”

    钱曾城已然听得入神。

    方一凡再道:“

    若是再有余力,平时能稍加操练,

    再给那些伍长,伙头,团正推演实战。

    那时,兵强马壮,谁敢轻辱我吴县乡民?

    如此境内大安,往来商贾,怕是要蜂拥而至吧。”

    钱曾城不禁随着方一凡的话,连连点头。

    此时,他已经想明白了其中关节,而且也认可方一凡所说的。

    这些方略,他此前根本没有想到过,此时被方一凡轻松几句话点明,心中不服也是不行的。

    方一凡道:“

    此只为武功。一味武功,必不长久。

    一地之治,光有武功,可不行。

    还需文治。

    本官开放县学,建孤老院,钱掌柜觉得为何?”

    钱曾城被方一凡这一带,一时没有转过弯来,随口问道:“为何!”

    方一凡大手一挥道:“

    只知用武,或只知用文,皆不可取。

    阴阳调和,循环往复,才是长久。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自古以来,便是相辅相佑。

    按照本县刚才的方略,村民必然渐渐勇武起来,

    可是一味好勇逞武,岂非为将来埋下祸患?

    故,开放县学,就是要让所有孩子能读书明理,要文武皆通。

    武可治敌,文可明义。

    孤老院,更是解除所有人的后顾之忧。

    那些有伤有残的人家,曾经为保靖安民做出牺牲的百姓,

    这些人,也都在孤老院的照辖之内。此为,文治。”

    钱曾城沉思良久,终于站起身,拱手道:“

    受教了!方大人,钱某身为吴县之民,愿鼎立相助。”

    方一凡也自起身,托着钱曾城的手道:“你道为何,我与老哥说这么多?”

    钱曾城道:“不知!”

    方一凡道:“我这是让老哥给感动的。”

    钱曾城不解地道:“感动?”

    方一凡认真地点头道:“

    这大千世界,亿万苍生,皆逃不出两句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谁不是图个利呢?

    利字当头,无利不往。

    之前,小弟以为,你钱掌柜身为吴城首富,整个省里也是出了名的富商,

    必是这等为了利益,而不顾大义的俗人。

    可是,今日,老哥亲临县衙,愿为保境安民出计出力,

    此等大义,如何不让小弟感动?来,喝一碗。”

    两人一碰,真就喝了一大碗。

    方一凡又道:“

    老哥枯坐久等,甘愿花两个时辰等候,从白天坐到天黑,

    心心念念的,就是吴县的平安,老哥你比我这个县令,

    都用心良苦,如何不让小弟感动?来,喝一碗。”

    两人又喝一碗。

    方一凡又道:“

    小弟不才,虽然想到一些方略,

    可是老哥心中,难道就没有想过办法?

    肯定也有定计,只是不曾言说罢了。

    如此,一心为民,无怨无悔的默默奉献,如何不让小弟感动。

    再敬老哥一碗。”

    两人再喝一碗。

    钱曾城被方一凡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可细细一想,好像也确有那么些意思在里头。

    自己确实愿意掏钱资助,虽然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意不受影响,但那是真想掏钱的;

    自己确实也想过方略,没有说出来,是因为没你方大人想的透彻,可是自己想过啊。

    自己也确实想称量称量方大人的货色,因此坐等了很久,虽没两个时辰那么夸张,一个时辰还是有的。

    虽然原本的打算是:如果方大人你这个草包不顶用,自己说不得要想办法到上面疏通疏通,把这个二货县令给换掉;可是这些不是都没施行吗。

    现实是,自己还是挺认真的在这里和你方大人讨论。

    所以,你方大人说的,还都沾边,不能算错。

    方一凡道:“所以,老哥你,不是一般人。小弟敬重你。来,请满饮此杯。”

    两人又满饮一杯。

    http://www.piaofeige.com/piaof/94268/449373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piaofeige.com。漂浮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ofe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