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文学 > 权变之路 > 第34章 大事一两件

第34章 大事一两件

    直觉告诉方一凡,这件案子,不简单。

    可是让他现在深入去想,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方一凡便走到外面。

    范县丞正领着一班人,在二堂里,把《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整理了出来。

    各项事宜,凡一百四十二件,都一一录在《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中。

    方一凡接了本子,便暂时抛开‘山前客栈‘的事情,在堂中与众人一起商议。

    开县学,养孤老,最难的地方,就是钱。

    而钱的事情,在方一凡看来,已经解决。

    并且,这风声,昨天夜里就已经传出去了。

    毕竟,钱曾城在县衙中喝的大醉,亲口应下十万两银子的事情,不止一人知晓。

    所以,大家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

    不过,让大家惊讶的是,大老爷这是哪里来的本事?

    能从钱曾城的手里,挤出这十万两的白银!

    钱曾城这个人,可不是傻子。

    县里的事情,求到钱曾城头上的时候,

    大多数的情况下,人家是愿意慷慨解囊的。

    一二百两,甚至四五百两,钱曾城没有怎么打过马虎眼。

    可是十万两,这种情况,绝无可能。

    用十万两,送给地方官做政绩,这种事情,在国朝,也绝对找不出第二例。

    钱曾城是有钱不假,可是这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都这么花钱,他钱曾城绝对不可能攒下如此身家。

    举国上下,身家比钱曾城丰厚的人,有很多。

    可是,像钱曾城这样,一下子拿出十万两的,绝无仅有。

    这不是拿得出,拿不出的问题。

    而是,你出了这么大的风头,一定会被人盯上。

    可是,钱曾城,还真就应了这十万两。

    事出反常,必有妖。

    所有,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首先是大吃一惊。

    继而,他们很快就反应过来一个铁一般的事实。

    那就是:大老爷的后台,绝对十分了得。

    钱曾城必然了解到了这一点,甚至都和大老爷的后台搭上了关系。

    所以,钱曾城才会一出手就是十万两。

    很明显的,没有人会认为,钱曾城做为一个大商人,会是傻子。

    商人重利啊,十万两白银掏出来,没有更丰厚的回报,怎么可能去做?

    此中的关键点,有心人,稍稍一猜,也就猜出来了。

    这必然,是大老爷的后台在起作用。

    不然,你以为凭什么大老爷敢把钱曾城晾在那里两个时辰?

    不然,你以为凭什么钱曾城会毫无怨言地在那里枯等?

    啧啧,十万两。

    这就是为什么,范县丞拼了老命,也要在今天下衙之前,把《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准备好的原因。

    要说这方案有没有缺漏?

    有。

    不仅有,而且还很多。

    可是,缺什么,都不能缺态度。

    大老爷说今天要看到一个可执行的方案,那就必须是今天。

    而且,钱的事情,大老爷都解决了,文案之类的小事,他们还有什么理由推脱?

    方一凡打开《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慢慢详看。

    很快,方一凡就从文字中看出:这件事情,大家是上了心的。

    方案的一开篇,就把该做的事情,分了两类。

    一类是场馆建造;

    一类是馆场日用。

    并且,从场馆使用的角度,倒推回去,要用多少地,建多少房。

    方一凡细细看完时,已经是华灯初上。

    一众吏员,都在二堂中,静息等候大老爷的示下。

    方一凡合上《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又拍了拍手里方案,看着众人,很开心的笑了。

    “好,很好。大家辛苦了!

    《开县学养孤老二事具》,本县都翻看了一遍。

    大事小情,大家都有考虑到。

    一些本县没有想到的地方,你们也都有筹划。

    可见,大家用心不少。

    依本县看来,这个方案,就可以形成公文,向全县百姓公示了。

    公示的好处是,要让百姓们知道:咱们要干什么,又准备怎么干。”

    范县丞一听,便明白方一凡的意思了。

    这就是要刷政绩,要造势了。

    做官最怕什么?

    最怕偷偷摸摸地做了事情,老百姓一点儿也不知道。

    范县丞连忙应道:“是!随后便整理成公文,张榜公示。”

    方一凡接着道:“

    好!

    接下来,范县丞,洪主簿,你们还要多费心。

    这个方案里的大事小情,要进行拆解,要把任务具体到个人。

    本县来举个例子,你们参详参详,明天再拿出一个,具体的执行方案。

    本县就拿‘请先生’来举例。

    依照方案所议:县学需要五十位先生。

    这先生从哪里来?

    要不要评级?

    待遇如何?

    住在哪里?

    先生使用的课件如何统一?

    教学的内容和水平如何拉平?

    这些具体的工作,要指定具体的人员去负责解决。

    而且这个负责的人,要拿出更具体的施行细则,写成条陈,大家好照章办事。

    负责先生住房的人,就要出一个住宿标准,配备哪些物品的标准。

    负责评级的人,就要出一个评级标准,达到什么样条件的先生,给什么样的待遇。

    大概是这个意思。

    场馆的建设也是如此。

    要先出建造的图纸,再指定建造的负责人和监督人。

    一切,都要事先划定好。

    有人会说,

    之前没想到的,到做的时候,才发现有问题,

    或者之前想错了,做的时候,才发现要调整,那该怎么办?

    这个到时候,大家就要一起商议,看如何来变更。

    这个变更权,要到我们这个层面,

    要我们几个主官来商量决定,

    不要下头自作主张乱变。

    这个明天,你们去细化。好吧?”

    众人纷纷应允,现在他们有点儿了解这位大老爷的做事风格了。

    那就是:细。

    一桩桩,一件件,都要去细化,每件事都要落到具体哪个人的头上。

    这也就从一开始,杜绝了有人推诿的情况发生。

    也最大限度,动员了所有人的积极性。

    果然是被大人物看中的人,格局又大,能力又强。

    方一凡见众人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之后,再次开口道:“

    我再强调最后一件事。

    那就是钱款的支配。

    本县的意思是:设专款专用,每一笔帐都要记清楚。

    每一旬,都要验账核销,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

    方一凡这么说,其实是就是警告了。

    莫动什么歪脑筋,小心扎手。

    http://www.piaofeige.com/piaof/94268/4493739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piaofeige.com。漂浮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m.piaofeige.com